设置分析设置

分析设置为影响分析结果以及分析运行方式的其他参数。Map Viewer 中的分析设置由环境设置和配额设置组成。

可以更新 web 地图以及单个工具或栅格函数的分析设置。

注:

分析设置不适用于 ModelBuilder 中的工具。 当运行模型时,将不会应用地图级别分析设置。

更新分析设置

当在 web 地图中设置分析环境设置时,打开的任何新工具或函数将继承相关设置。 给定工具或栅格函数仅使用某些环境参数。 要确定工具或函数将使用的环境,请访问工具参考页面的“环境”部分。

要更新 web 地图的分析设置,请完成以下步骤:

  1. 设置(浅色)工具栏中,单击分析 分析
  2. 分析窗格中,单击分析设置

    分析设置分为常规环境处理范围环境栅格环境(具有 Imagery Analysis 权限)和配额设置。

  3. 必要时更新设置。
  4. 单击保存

将更新分析设置。 要恢复为原始设置,单击重置默认值

更新工具或函数的环境设置

可以在环境设置参数组下为您在工具或栅格函数窗格中打开的任何工具或函数单独设置环境。 为工具或函数设置的环境将覆盖 web 地图的相同设置。 这些设置仅在工具或函数关闭后可用,且在再次打开该工具或函数时并不会保存这些设置。 如果您从历史记录重新打开工具或函数,它将重新填充其之前运行时使用的环境。

环境设置

环境设置可确保针对分析运行对分析的各个方面(例如输出坐标系和处理范围)进行控制。

输出坐标系

输出坐标系用于指定分析和结果图层的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将保留要素的某些方面(面积、形状、距离或方向),同时扭曲其他方面。 选择一个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分析中最重要方面的失真的输出坐标系将非常重要。 例如,当使用邻近汇总时,等距离投影将最大限度地降低距离失真。

以下选项适用于输出坐标系设置:

  • 与输入相同(默认)- 分析结果的坐标系将与输入坐标系相同。
  • 选择坐标系 - 分析结果将采用所选坐标系。 单击浏览坐标系按钮从坐标系列表中进行选择。
  • 与图层相同 - 分析结果采用的坐标系与 web 地图中的现有图层相同。 单击图层按钮从图层列表中进行选择。
注:

如果指定了与图层相同并且所选图层的坐标系由熟知文本 (WKT) 字符串定义,则从历史记录窗格中重新打开工具时,坐标系将不会填充在参数中。 可以在运行该工具之前重置输出坐标系

大多数 web 地图使用 Web 墨卡托作为默认投影。 Web 墨卡托投影会扭曲距离和面积计算,对于大多数分析,建议不要使用此投影。 要学习如何更改 web 地图的投影,请参阅创建不使用 Web 墨卡托的 Web 地图教程。

地理变换

地理变换指定了可用于投影数据的变换方法。 对于支持地理变换环境的工具,可以从系统提供的变换中指定变换方法列表。 将仅使用适合工程的变换,所有其他变换将被忽略。

此环境目前仅支持栅格分析。

分析处理范围

分析处理范围用于在运行非栅格分析(包括要素分析和自定义 Web 工具)时指定范围或边界。 分析中将使用完全位于指定范围内或与该范围相交的所有输入要素或像元。 分析处理范围可用于将分析限制在特定区域。 此参数默认使用全图

提示:

如果您正在分析大型数据集,您可能希望更新 web 地图的分析设置中的处理范围。 由此,该范围将用于所有工具运行。

可用选项如下:

  • 全图范围 - 工具或栅格函数提供的范围。
  • 坐标 - 范围由您提供的坐标定义以创建外接矩形。 单击从当前显示范围设置坐标按钮以根据可见范围填充坐标。
  • 显示范围 - 该范围由单击运行按钮时的可见范围定义。
  • 图层 - 范围由现有图层的空间范围定义。 单击图层按钮从图层列表中进行选择。
注:

可以关闭使用不同的处理范围进行栅格分析。 在关闭此选项后,所有分析将使用分析处理范围参数设置的选项。

在非栅格分析工具的环境设置中显示的处理范围参数继承分析处理范围设置的选项。

栅格分析处理范围

栅格分析处理范围用于在运行栅格分析时执行范围或边界。 此参数具有的选项与分析处理范围相同并且默认使用显示范围

注:

仅当打开使用其他处理范围进行栅格分析时,栅格分析处理范围才可用。 如果关闭此选项,则将在所有分析中使用分析处理范围

在栅格分析工具或栅格函数的环境设置中显示的处理范围参数继承栅格分析处理范围设置的选项。

捕捉栅格

捕捉栅格可调整输出栅格图层的范围,使其与栅格分析中的指定捕捉栅格图层的像元对齐方式相匹配。 单击图层按钮从图层列表中进行选择。

像元大小

像元大小可指定用于在栅格分析中创建输出栅格图层的像元大小或分辨率。 如果未选择像元大小,默认输出分辨率将由输入栅格数据集中最粗糙的输入确定,除非由工具确定。 此外,可以使用以下选项:

  • 输入最大值 - 像元大小由所有输入图层的最大像元大小进行定义。
  • 输入最小值 - 像元大小由所有输入图层的最小像元大小进行定义。
  • 按指定 - 像元大小使用自定义数值进行定义。 如果输出与输入数据位于不同的空间参考中,则不会重新投影此值。
  • 自图层 - 像元大小由现有图层的像元大小进行定义。 单击图层按钮从图层列表中进行选择。

掩膜

掩膜指定用于定义栅格分析的感兴趣区的栅格图层或要素图层。 分析操作仅会涉及分析掩膜中的像元。 单击图层按钮从图层列表中进行选择。

如果分析掩膜是栅格,则将由具有值的所有像元定义掩膜。 掩膜栅格中的 NoData 像元将视为位于掩膜之外,并且在分析结果图层中将为 NoData。

如果分析掩膜是一个要素图层,则在运行分析时它将内部转换为栅格。 因此,请确保为分析设置恰当的像元大小捕捉栅格

重采样方法

重采样方法用于指定如何在变换栅格数据集时内插像素值。 在以下情况下,此环境将用于栅格分析:输入和输出排列不对应、像素大小发生变化、数据被平移或以上情况的综合。 可用选项如下:

  • 最邻近法 - 主要用于离散数据,例如土地利用分类,因为它不会创建新像素值。 在保留影像中的原始反射率值以进行准确的多光谱分析时,此方法也适用于连续数据。 就处理时间而言,此方法是最有效的,但可能会在输出图像中引入较小的位置误差。 输出图像最多可能偏移半个像素,这可能导致图像具有不连续性和锯齿状外观。
  • 双线性插值 - 此方法最适合连续数据。 该方法将执行双线性插值并基于四个最邻近的输入像元中心的加权平均距离来确定像元的新值。 此方法创建的输出图像在外观上比最近邻域法更平滑,但会改变反射率值,从而导致图像分辨率模糊或损失。
  • 三次卷积插值法 - 适用于连续数据。 此方法将执行三次卷积插值法,可通过拟合穿过 16 个最邻近输入像元中心的平滑曲线确定像元的新值。 结果在几何上比使用最邻近法获得的栅格失真小,并且比双线性插值更清晰。 在某些情况下,此选项可导致输出像素值位于输入像元值范围之外。 如果无法接受此结果,请改用双线性插值法。 三次卷积插值法计算量大,处理时间更长。

配额设置

注:

配额分析设置位于 web 地图的分析设置窗格中,无法针对单个工具或栅格函数对其进行更新。 所有分析运行都将遵循配额设置。

应用配额阈值用于确定如果估计的配额数超过指定阈值时,是否显示警告消息(已启用),或者无论估计的配额消耗如何都将运行分析,而不显示消息(未启用)。

配额阈值用于确定单次分析运行中可以消耗的配额数量,且不会提示警告消息。 如果估计的配额数量超过阈值,则会显示警告消息,并提供取消分析或者继续分析运行的选项。 默认配额阈值为 100。 如果启用应用配额阈值,则配额阈值可用。

提示:

通过应用过滤器或者更新处理范围设置,可以减小数据集的大小以及运行工具时所消耗的配额数量。 如果分析不需要完整数据集,则应仅过滤数据或者更改处理范围。

该分析仍将遵循组织的配额预算设置。

了解有关空间分析中的配额的详细信息

局限性

不支持将子类型图层组和子类型子图层作为分析设置中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