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洼的工作原理

需要 Spatial Analyst 许可。

洼地(和突起)是由于数据的分辨率或将高程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值而产生的常见错误。

应对洼地进行填充以确保盆地和河流得以正确划界。 如果未对洼地进行填充,则生成的水系网络可能会呈现不连续性。

填洼工具使用与焦点流流向集水区区域填充等工具等效的功能来定位和填充洼地。 该工具的执行过程会进行迭代,直到指定 z 限制内的所有洼地均填充完毕。 在填充洼地的同时,可能会在填充区域的边界处创建其他洼地,这些洼地将在下个迭代中移除。

运行填洼前后的洼地的剖面图
运行填洼前后的洼地的剖面图

该工具还可以用于去除峰值,根据周围表面的趋势,这些峰值为高程比预期值更大的伪面像元。

运行填洼前后的突起的剖面图
运行填洼前后的突起的剖面图

对于非 SDTS USGS 30 米分辨率的 DEM,Tarboton 等人 (1991) 发现 DEM 中 0.9% 到 4.7% 的像元是洼地。 这些洼地的平均校正范围为 2.6 到 4.8 米。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 1,000 × 1,000 的像元格网(100 万个像元),可能有 9,000 到 47,000 个洼地点要填充。 其他 DEM 数据源中洼地所占的百分比会因表面处理方式的不同而或高或低。

示例

要填充所有深度小于 100 米的洼地,可按如下所示设置填洼工具:

  • 输入表面栅格elevation

    输出表面栅格fill_ras1

    Z 限制100

参考

Planchon, O., and Darboux, F. 2002. "A fast, simple and versatile algorithm to fill the depressions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Catena 46(2): 159–176.

Tarboton, D. G., R. L. Bras, and I. Rodriguez–Iturbe. 1991. "On the Extraction of Channel Networks from Digital Elevation Dat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5: 81–100.

相关主题


在本主题中
  1. 示例
  2.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