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注 | 说明 | 数据类型 | 
输入镶嵌数据集  | 将用于创建连接点的输入镶嵌数据集。  | Mosaic Layer; Mosaic Dataset | 
输出控制点  | 输出控制点表。 此表将包含使用此工具创建的连接点。  | Feature Class | 
相似 (可选)  | 指定将用于匹配连接点的相似性级别。 
  | String | 
输入掩膜 (可选)  | 用于排除不包括在控制点计算中的区域的面要素类。 mask 字段可控制区域的纳入或排除。 值为 1 时表示由面(内部)定义的区域将从计算中排除。 值为 2 时表示计算中将包括定义面(内部)而不包括面外部的区域。  | Feature Layer | 
输出影像要素 (可选)  | 输出影像要素点表。 该表将保存为面要素类。 此输出可能非常大。  | Feature Class | 
点密度分析  | 指定要创建的连接点数。 
  | String | 
点分布  | 指定点具有常规分布还是随机分布。 
  | String | 
影像位置精度  | 指定用于描述影像精度的关键字。 
  | String | 
其他选项 (可选)  | 用于校正引擎的其他选项。 这些选项仅供第三方校正引擎使用。  | Value Table | 
摘要
计算重叠镶嵌数据集项目之间的连接点。 连接点随后可用于计算镶嵌数据集的区域网平差。
使用情况
如果您的镶嵌数据集包含许多项目,则在指定输出影像要素参数时请慎重,因为处理结果可能会耗费很长时间。
参数
arcpy.management.ComputeTiePoints(in_mosaic_dataset, out_control_points, {similarity}, {in_mask_dataset}, {out_image_features}, density, distribution, location_accuracy, {options})| 名称 | 说明 | 数据类型 | 
in_mosaic_dataset  | 将用于创建连接点的输入镶嵌数据集。  | Mosaic Layer; Mosaic Dataset | 
out_control_points  | 输出控制点表。 此表将包含使用此工具创建的连接点。  | Feature Class | 
similarity (可选)  | 指定将用于匹配连接点的相似性级别。 
  | String | 
in_mask_dataset (可选)  | 用于排除不包括在控制点计算中的区域的面要素类。 mask 字段可控制区域的纳入或排除。 值为 1 时表示由面(内部)定义的区域将从计算中排除。 值为 2 时表示计算中将包括定义面(内部)而不包括面外部的区域。  | Feature Layer | 
out_image_features (可选)  | 输出影像要素点表。 该表将保存为面要素类。 此输出可能非常大。  | Feature Class | 
density  | 指定要创建的连接点数。 
  | String | 
distribution  | 指定点具有常规分布还是随机分布。 
  | String | 
location_accuracy  | 指定用于描述影像精度的关键字。 
  | String | 
options [options,...] (可选)  | 用于校正引擎的其他选项。 这些选项仅供第三方校正引擎使用。  | Value Table |